例谈科学中考实验复习设计策略
作者:科学教学学术论文发表 人气:185 来源: 标签:
例谈科学中考实验复习设计策略
——以《电学实验复习》为例
温州市绣山中学 325000 林雪敏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学中考中实验探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通常会在中考复习中安排实验探究复习课。相对于其它的中考复习课,实验复习课除需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还需要加强实验的综合训练。当前,初中科学实验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教学目标定位过于片面,只注重知识的再现,而忽略实验操作技能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复习教学方式多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要点加以罗列,再辅以题目的讲练,使得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高。
(3) 教学情境的呈现多以文字为主,且在讲评完相应的实验题后,没有及时地提炼方法,影响了知识的迁移。
这些问题的成因之一是教师缺乏有效的复习教学设计策略,从而使科学实验复习教学过程变得繁杂、机械、乏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参与面与参与度,最终影响了实验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以“电学实验复习”为例,浅谈实验专题的复习策略。
1﹒收集学生操作易错点,以视频形式呈现,学生在分辨过程中规范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是正确、快速、安全地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的保障,而学生在平时操作中常忽略,如:在连接电路时常忘记断开开关;电流表、电压表量程选择错误,未用试触法等等。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通过老师的灌输效果并不好,我们应积累学生错误操作的素材,以视频或照片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寻找操作的错误,从而在分辨过程中规范实验操作。
2﹒开放实验条件,落实实验双基,构建知识网络。
所谓开放性实验复习课是指利用典型实验作为载体,提供知识构建的教学素材,通过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旧课新上,改变实验情境,整合实验结论,引发学生自主构建,扩展思路,联系各个实验,将分散的、螺旋式上升的知识结构条理化,将学生零散的、不确切的知识系统化、清晰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智慧,从而提高复习课的学习效率。[1]而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是指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初中电学实验在考点中涉及到比较重要的有两个测量型的实验: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和测量电灯的额定功率的实验,及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包括电流与电压关系及电流与电阻关系,我们可以以这几个实验作为载体来进行电学实验的复习。
案例片段①:展示初中阶段相关的电学实验仪器,如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要求学生说说利用这些实验仪器可以完成哪些实验。请学生在确定实验目的后,思考相应的实验原理,作出实验的电路图,并思考相关仪器的作用。通过逆向思维联系各个知识点,启发和扩散学生思维,内化知识结构。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分析这些实验的联系和区别。如表1所示:
表1:比较各电学实验的异同点
实验目的 |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
测量电灯的额定功率 |
实验原理 |
R=U/I |
P=UI |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
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多次测量 |
调节点灯两端电压达到额定值 |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取平均值 |
P额=U额×I额 |
实验目的 |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实验原理 |
保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 |
保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 |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
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取得多组数据 |
保证电阻更换后,两端电压不变 |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寻找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 |
在比较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实验原理是物理实验的核心,是设计性实验的基础。根据实验原理再选择相应器材,收集实验数据,处理数据,最终实现实验目的。只有在真正领会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才能理清实验思路,掌握实验方法,合理安排实验步骤,从而进行实验的设计、改造和创新。
[1]
·上一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探讨
·下一篇: 美国心理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