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源的分类
作者: 人气:205 来源: 标签:
“信息源”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信息的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文献术语》一书将其定义为: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称为“信息源”。一切产生、生产、存贮、加工、传播信息的源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源。
2 信息源的分类:
2.1 按照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划分:
潜在信息源:储存于大脑中。
现实信息源:经个人表述后可为他人反复利用。
2.2 按照对信息源的加工层次划分:
一次信息源:所有物质均为一次信息源,也称本体论信息源。直接来自作者原创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也称感知信息源,从一次信息源中加工处理提取的信息。主要储存于人的大脑中,传播、咨询、决策等领域。
三次信息源:又称再生信息源,以文献信息源(包括印刷型和电子型文献信息源)最为常用,如工具书(百科全书,辞典,手册,年鉴)等。
四次信息源:也称集约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的集约化和系统化,如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博物馆等。
2.3 按信息依附的载体划分:
2.3.1 文献信息源是指用一定的记录手段将系统化的信息内容储存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和光盘等物质载体上而形成的一类信息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献信息源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下:
按载体形态划分 印刷型:以纸张为存储介质,以印刷为记录手段产生的传统文献形式。
缩微型:以感光材料为存储介质,以缩微照像为记录手段产生的文献形式。
声像型:又称视听资料。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存储介质,通过特殊的机械装置记录声音信息或图像信息而产生。
电子型:以磁性材料为存储介质,以键盘输入或光学字符识别输入为记录手段,通过计算机处理产生。
按对文献加工深度划分 零次文献:灰色文献,即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书信、手稿、笔记、实验记录等,未经任何加工整理的信息。难于获得。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以著作者研究成果为依据撰写并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献。数量庞大、分散。
二次文献: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工具书,是对大量分散的一次文献经浓缩、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文献,如目录、题录、文摘、索引等。
三次文献:参考工具书,是利用二次文献,并在其指导下对大量一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加以浓缩和提炼而写成的文献。如专题述评、动态综述、进展报告、统计年鉴、百科全书等。
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档案文献、政府出版物等。
按文献内容与专业的相关程度划分,核心文献:与本学科发展水平、发展动向密切相关的一些文献,一般不超过该学科全部文献的20%。
相关文献:介于核心文献和边缘文献之间,即所含内容的密度和水平不及核心文献但超过边缘文献。
边缘文献:所含内容与学科的关系相对疏远的文献。
2.3.2 非文献信息源
是与文献信息源相对应的社会信息源,是指信息以非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源,主要提供口头信息、实物信息等,具有直接、简便、新颖和生动形象的特点。非文献信息源如下类型:
非文献信息源的类型 实物信息源:就是现实存在的物化了的各种物质形态的信息,包括实物、样品或展览会的展品。凡是人类加工的产品和人工所创造的物质都属于这类信息源。优点:信息真实可靠,内容丰富;缺点:信息挖掘、搜集保管、传播困难。
实情信息源:是现实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信息。它的表现形式不是实物,而是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的状态及其发展过程。
口头信息源:是指存在于人脑记忆中,通过交谈、讨论、演讲等方式交流传播的信息。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直接的方式,最易丢失或忽略。
非文献信息的获取方法 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观或仪器,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和认识的方法。一项观察通常由观察者、观察对象、观察工具三个要素构成。
模拟法:就是根据客体对象的本质和特性,人为地建立或选择一种与客体对象相似的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类推到原型中去,从而达到认识对象及其发展趋势目的的方法。
[1]
·上一篇:高等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 浅析家教对当今幼儿的语言发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