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写作指导,发表文章,医学论文发表,教育职称论文,杂志期刊投稿,经济杂志,文学艺术期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论文 > >

当今中外哲学教育的现实范畴

作者:     人气:344     来源:     标签:
当今信息时代。是以信息技术文化作为基础,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而学校教育课程需要不断和当今发展的文化进行对话、融合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开来,尤其是随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成变化。课程问题就是文化选择的问题,因此,选择什么文化及其价值观是音乐课程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首要问题。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把它们尽数纳入到学校课程范畴内,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只能进行部分的选择。
实体的思维的辩证关系,在当今而言受到当代哲学的反思和批判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哲学家,对于不同的解释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用“功能”概念代替“实体”概念,强调从关系的角度来思考。在他看来,所有的概念都是在与其它的关系中得到定义。胡塞尔的现象学通过“悬置”把“我”还原到先验的“自我”之上的过程,他们采取反思使朝向外在存在的某物转向关于某物的意识的过程,“我”把握世界的方式成为对关系的直接,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认为任何东西只要在主体身上能够唤起某种特定的活动,它就构成认识的对象。它是与主体现实地发生关系的对象体验的过程。
上面提到了外国哲学家,对于中国而言,早在1985年我就指出:许多人讲我国教育投资不足,这一点很明显。不过国家财政力量毕竟有限,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另外,教师的待遇也较低。当然,这两方面的问题目前正在得到改善。但有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比如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过分集中于政府教育部门,这对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束缚很大。别的且不说,仅以教学来说,现在中小学教材(包括地理、历史、语文)都是全国统一的,不能紧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这个问题本来可以采取全国编一个“母本”,各省市编“子本”的办法来解决。同时各类学校应该从办学目的和学生应该学到的知识结构出发,来安排课程、设置内容,而事实上却要求按照统一的大纲去教学。学校办学、教师讲课,本来是一件富创造性的工作,可常常是被管得死死的。
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即如何理解“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即使其它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有可能我们还是培养不出大量优秀的人才。理工科方面的教学情况我不太熟悉,只讲社会科学方面的。我觉得现在老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在教学中不提倡联系实际,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却强调死记硬背。教材是按照教学的目的,遵循教学的规律编写的或者挑选出来的。首先不能看不起“选”这一条,随便选一些东西编进教材里去,那当然算不了什么创造性活动,但是要“选好”则很不容易。也不能看不起“编”这一条,编教材带有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的性质,即在已经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中挑选出更加优秀的、重要的成果,并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进行编写。教材工作中的研究和创造性表现在“编写”中,评价一部教材好与坏的标准是看它选材是否得当,对人类成果的整理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最后还要看它在教学中产生的效果是否理想。其次是在大学中的老师要参与各种科学研究,同时也要求科研工作者为教育事业服务,到中、小学校里去上课,为学生们编写教材。只有这样,学校的水平才能大幅度的提高。过去我们只强调科研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服务,没提到为教育事业服务。我认为,今后要在科研工作中明确这一任务,科学和教育应该是相互服务的。
人的文化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拥有知识的状况;二是思想和情感的状况;包括能力和品性。文化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物质基础。知识、思想、情感、能力、智能、品德、性格等等是心理和精神上的东西。它们同人的感觉思维器官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器官是整个人体的一部分),同时它们又是社会的产物。作为社会产物,它们是人从事社会实践的结果,这些既是心理的东西又是社会的东西。被某个人所拥有,某个人对它所拥有的状况,便成了某个人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根据某个人拥有它的状况来确定其文化素质,是可以直接传授的。因此也就是可以通过传授,来改变人的文化素质。假定一个人本来缺乏某种知识,在这个人的文化素质中就有缺乏某种知识的问题,但由于知识可以直接传授,受教授者可以通过教育者对知识的传授,而改变缺少知识的状况。思想和情感方面的文化素质也属于这个层次。文化素质中的第二类是不能直接传授的。能力和品性是不可以直接传授的,而是要经过属于第一层次知识的长期积累,和受教育者自己的领悟,逐渐获得的。能力和品性同知识相比是一个深层次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人的素质的很重要的方面。素质教育始终应有两个目标:一是使孩子聪明,使他们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使孩子品德好、诚实、具有服务意识、解决冲突的能力。
只有通过辩证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中,作好教育工作是第一位,怎么样去把一些存在的问题解决掉,让现代化的教育更加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进行,真正达到培养合格的21世纪的合格素质人才,才是研究教育哲学的真正意义。

[1]

·上一篇:我国高等学府危机管理的现实问题和策略对待
·下一篇: 训练市场的主导者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