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写作指导,发表文章,医学论文发表,教育职称论文,杂志期刊投稿,经济杂志,文学艺术期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写作指导 > >

湖北经济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整合

作者:湖北经济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人气:236     来源:http://www.qyqikan.com/web_show.asp?id=2083     标签:
【摘要】近年来,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调控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的经济在增长中出现了很好的势头,使得经济每年都稳固上升,这要归功于党的政策好,同时还应该看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作为每个地区,湖北经济地区以应地适宜的方式开展,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一种助推剂,本文将探讨湖北经济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对区域性的整合和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湖北经济地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基础
   在经济发展中,我们需要分析地理因素,看见地理因素发挥的作用,包括新兴产业的环境、基础与优势分析,这些地理的优势的作用和效果。同时我们还要看见新的发展资源,包括新能源、电动汽车、信息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一代移动通讯、三网融合产业化等方面的新星行业影响。在发展中,湖北经济地区正是在不断的适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加速经济科技变革、增强综合实力、提升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实现新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正确必然选择。所以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做到对新兴产业的基础与优势分析是非常重的,才能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上的摆布和发展时序的有效方式,才能是发展新兴行业的趋势。
一、湖北经济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条件分析
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是非常有巨大影响的,使得发达国家进一步放弃重化工业和传统制造加工业,包括汽车、装备制造和部分成熟服务业,对我国通过投资参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同时借势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机会。据估计,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危机对西方经济实体影响的削弱,发展的经济出现了好的势头,世界经济重心日益多元化,而国际资金流向进一步向东环太平洋地区集聚。这一趋势从两个方面加速了亚太沿岸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进程:一方面有利于打破西方少数国家对某些尖端科技技术的世界垄断地位,形成有竞争的高端技术供方市场;另一方面西方资本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太平洋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有利于发挥这些地区的后发优势。湖北经济地区承担起第三增长极的历史重任,成为先进制造业的研发和转化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不以“科技创新、科技引领”为特质,到2015年,滨海新区确定的六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带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过半。使得在新兴区域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和服务功能,一定要打破常规发展模式,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次,湖北经济地区服务业比重近三成,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当前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而第二产业中又以初级层次的制造业为主,自主创新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技术原创。国有企业为主的所有制结构,造成产业本地化能力不足,产业链延伸受限。大多数外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其产品关键性零部件和原材料或者通过国际供应链供应,或者于东道国的相关企业采购,使得外资企业形成“两头在外”的局面,生产和研发的本地化程度比较低,技术扩散效应有限,本地企业很难纳入到全球分工体系。加速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新兴技术产业的支撑。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五个产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72%。交通仓储邮电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第三产业60%以上,新兴服务行业,尤其是金融保险的比重偏低,金融保险业仅占2.13% 。其他如文化、旅游、娱乐等新兴行业虽然近几年有所增长,但比重还是较低。
 
二、湖北经济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分析
   湖北经济地区在多年的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电子元器件、石油产品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数字视听产品、生物医药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括通信设备制造、新能源和环保七大主湖北经济地区现已形成六大产业集群,带动地区产业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包括手机产业和电子影像生产基地两条产业链。随着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三星数码相机投资泰达微电子工业区,正在聚集形成园区第三条数码相机产业链。摩托罗拉、三洋、三星等知名跨国公司产生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吸引了海内外200多家手机配套厂商落户天津,配套产品达400多个,年产值近260亿元。目前,拥有五大手机配套生产基地,包括以三星、松下、罗姆为代表的片式阻容元件生产基地;以飞思卡尔、中芯国际为代表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以力神、蓝天、三洋为代表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以西迪斯、通用为代表的器件生产基地;以亚光耐普罗为代表的注塑生产基地。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科技平台建设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近年来,天津市重视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建设研究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09年,全市建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其中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1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30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
三、新兴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与时序安排
根据新区现有发展基础,在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对于当前基础较好,近一、二年应重点扶持,有所突破的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技术;产业基础较好,应加强基础研究的属于信息技术与海洋技术;确定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时序安排。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能源、生态环保、新材料和海洋科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需重点培育,未来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是生态环保和航空航天。但是问题是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是滨海新区当前产业的一大弊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未雨绸缪,提早规划,充分利用产业链增加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提高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能力,从而吸引更多国际先进产业转移到滨海新区。也可以通过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来提高滨海新区本土企业国际化水平,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条件。
    总之,在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要坚持原有行政体制下,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走发展的道路,建立公平诚信、充满自由的市场,不断发展经济产业,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好保障,并且为产业集群能够高效率的发展发挥一个应有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科技投资.2010.2
[2]侯巧莲.天津滨海新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研究.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10
[3]刘秉镰、李佳伟.基于地域分工与集聚的滨海新区产业空间布局及其发展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8.6

[1]

·上一篇:旅游纵览杂志四川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性文化整合
·下一篇: 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模式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