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写作指导,发表文章,医学论文发表,教育职称论文,杂志期刊投稿,经济杂志,文学艺术期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

浅谈现代语言加工理论

作者:     人气:175     来源:     标签:
在过去的时间里,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对于 二语习得一个最具争议的方面一直是语言的发展阶段是否适合于第二语言的教学(Heinsch, 1994; Pienemann, 1995; Jansen, 2005)。德国语言学家Pienemann(1984; 1989; 1998; 2007)是这一领域的先驱。Pienemann所定义的有关学习者的发展阶段表明了个体学习者需获得相关语言加工处理的先决条件,即学习者克服其当前阶段的限制,才可以前进到下一阶段。Pienemann(1998, 2007)将其定义为 “可教学假设”(Teaching Hypothesis)。“可教学假设”允许语言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语法元素,且同时教他们时,必须知道学习者的当前阶段(Pienemann1987, 1989, 1998)。应该指出的是,一些批评者认为由Pienemann提出的发展阶段仅处理词法和句法,只能给出一个局部的二语习得,不应该适用于教学(Dulay, Burt, & Krashen, 1982)。但同时Doman(2007)也指出了虽然发展阶段只解释了部分的语言习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教学假设应该被忽略。根据可教学理论,语言的发展阶段在学习者如何学习语言及如何使得教学材料适合学习者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让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接受新的语言模式于他们自身的“中介语”中(Pienemann, 1995)。
本文将探讨关于语言加工理论(processability Theory),这是一个指给可教学假设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理论背景(Pienemann, 1998)。该理论指出正式的语言教学不能让习得阶段被跳过,该教学只有在定位于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Pienemann, 1998; 2007)。由于所有的语言加工处理程序表明语言的处理需要相应语言结构的习得,因此学习者如不具备相应的语言结构,他们的语言系统将无法进行加工处理(Pienemann, 2005)。Pienemann(1998; 2005)指出学习者需要通过六个阶段的加工处理才能完成。此六个阶段的创建原则和词汇功能语法一致,即:1)词目程序 2)分类程序 3)短语程序 4)S-程序 5)从句程序 6)定语从句
   张燕吟(2003)认为建立在心理语言学基础上的语言加工理论能更好地为研究者提供观察和描写的角度,从而达到解释中介语由起始到成熟这一发展过程的客观依据。滕锋(2010)在语言加工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大学英语学生三种语素习得的阶段。通过实证研究, ‘第三人称单数’、  ‘过去式’、 ‘复数’这三类语素的习得都有了‘初现点’(emergence point)。大学英语学生在习得英语过程中, ‘第三人称单数’、  ‘过去式’、 ‘复数’的习得已并非‘公式化’。
   但一些研究者也对此带有争论,认为语言带有多样性,其习得顺序无法按照预测的阶段层次。例如,Alhawary (2003)表明阿拉伯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名词与形容词一致结构及主谓的一致结构等方面并不按照语言加工理论所预测的阶段发展顺序。Dewaele和Veronique (2001) 也认为语言加工理论是不够充分的,他们的研究表明语内的名词,代词,形容词的习得不早于语际的名词,代词,形容词的习得,与该理论相矛盾。

[1]

·上一篇:论校园文化生活在促进学生的教育作用
·下一篇: 水电工程移民综合监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