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高职电实验教育举措
作者: 人气:343 来源: 标签: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越来越强调实用性人才,复合型人才,对于这类人才,企事业单位要求并不是需要有很高的学历,很深的背景,需要的是一个能干事实的人,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本文将探讨职业院校学生在电工电子实验教育革新。
【关键词】电工电子 实验教育 革新 职业院校
前言
我国存在一个转型的重要时期,一个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另一个是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程阶段,学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合企业的需要,要做到人才为社会的运用的特点。所以更加应该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那么如何做好我国教学的新要求,在为了保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继续重视制度和体制建设与创新。发展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并且推进我国工业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完成规模扩张后,怎么样进一步健康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的电工电子实验教育革新思考。
一、电工电子实验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教育更加多样化,同时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学校发展已显出教育投入的增长跟不上规模扩张的要求,有许多省高职学生的实际生均经费有下降的趋势,出现办学标准条件不达标,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被教育部亮了黄牌的现象。而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在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方式始终还是存在,而这种方式已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适应不同学生对实验的不同要求,不能满足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生的主动性难以体现在实验要求上,由于实验方案的单一性,每个学生完成基本相同的指定性实验项目,导致结果雷同,无法发挥学生的潜能,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难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电工电子实验教育革新的手段
1、建立政府监督机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始终不会形成一个脉络,不会朝着一个方向前行,我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1986年就宣布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两个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有相关条文。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比较,地位相对较弱,而其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培养成本较高,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学校必须不断加大投入,更新装备,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更有必要建立政府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投入的监督机制。政府应当将制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投入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各职能部门的监督。
2、改进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实验效果电工电子实验改革难点是对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应用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加快多媒体教学软件和虚拟实验等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速实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运用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技术与方法,逐步开发出能适应人才培养规格的现代电工电子基础实验系统。 常规实验与开放式实验有机结合电工电子学实验课完全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我们将电工电子学实验的基础验证性实验和部分综合性实验作为必做实验,安排时间以班为单位进行,而精选部分设计性实验作为选做实验,将实验项目挂在校园网上供全校学生选择,在网络报名确认后与指导教师取得联系。指导教师只提出实验题目、任务、基本要求、仪器设备和工具,要求学生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查阅参考资料、确定初步设计方案、选择实验方法。 几年来,我院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电工实践的重要性,而且我院学生在2011年还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3、拓宽实验内容,改进实验设备,增加设计性实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选购电路电工实验台时,选择了可由学生自己搭建实验线路、又能看到实际元器件的实验设备,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线路连接的感性认识,以及为认识具体的电气元件提供条件。增强实验室功能在电工学实验室和电子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中,我们不仅突出了以电工学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为重点的实践需要,也兼顾到学科及今后专业发展共享的实验需求,力求建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实验室,充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把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基础实验和创新设计相结合的实践场所,并为学生参加各种大赛提供培养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为解决电子技术实验的类似问题,结合几年来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在购置新的电子技术实验箱时,由实验室人员设计实验箱的具体实验线路和整体布局,提出对元器件及接插件的具体要求。这不仅能使实验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也为今后的实验开发创造了条件。
结束语
教学是一种长期坚持的结果,一方面应该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贯彻落实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的各项权益,被我们自己消化和吸收、利用与创新,达到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加强自己的管理,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现代化的实验教学任务。
[1]
·上一篇:论汽车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过程
·下一篇: 论初级英语听力教学的不足和对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