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分析探讨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投稿文章
作者:核心建筑类期刊网 人气:195 来源: 标签:核心论文发表网站
1、设计标准:该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按GB5021-94《防洪标准》,水库洪水计算标准应按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
2、用推理公式:Q=0.278ψiF计算最大洪峰流量。
当全面汇流时即t≤tc,洪峰系数:
上式中:Q–最大洪峰流量(m3/S)
ψ–洪峰径流系数
i–最大平均暴雨强度(mm/t)
s-暴雨雨力,即最大一小时暴雨量(mm/t)
n–暴雨公式指数
F–集雨面积(km2) F=6.44(km2)
L–自出口断面沿主河槽至分水岭的河道长度(km),产工艺L=4.60(km)。
J–沿L的河道平均坡降(‰),j=12.9‰。
τ–流域汇流时间(t)
τ0–当ψ=1的流域汇流时间(t)
τc–产流历时(t)
u–产流参数,即产流历时内流域平均入渗强度(mm/t)
m–汇流参数
注:以上各字母意义中括号内单位为:mm为毫米,s为秒,t为小时,km为公里,m为米。
(1)各种参数的选定
A.暴雨雨力s s=24n-1H24
H24–相应频率下年最大24小时暴雨量(mm)
Kp–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值,查《四川省水文手册》附录三得:当P=5%时,Kp=1.88,当P=0.5%时,Kp=2.79,Kp是根据开江县年最大24小时暴雨变差系数Cv=0.45,变态系数Cs=3.5Cv查得。
–年最大24小时暴雨量值,根据开江县地理位置,查《四川省水文手册》附图4-1为: =100毫米
当
当
B.暴雨指数n的计算:
因为设计暴雨历时t=24小时,所以先按全面汇流的n2p计算:
n2p=a2+b2tgp
n2p、a2、b2–短历时(t=1~24小时)设计暴雨公式及其参数
查《四川省水文手册》附图4-8、4-9得:
a2=0.70,b2=0.05
P–为设计频率(%)
N2p=0.70+0.05 gP
当P=5%时,n2p=0.7+0.05 g5=0.70+0.03=0.703
P=0.5时,n2p=0.7+0.05 g0.5=0.70-0.02=0.698
C.产流参数u:
产流历时内流域平均入渗强度u采用经验公式: 计算:
D.汇流参数m
先计算流域特征系数θ
根据θ值和该水库造峰暴雨历时较短,强度集中,流域植被差,开垦度大等特征,查《四川省水文手册》表5-3得:
E.当ψ=1的流域汇流时间to
F.确定洪峰径流系数ψ值:
先计算:
根据 值查《四川省水文手册》五章图四得:
当P=5%时,ψ=0.902 当P=0.5%,ψ=0.939
以上查ψ值从图中可以看出汇流条件均为全面汇流。ψ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G.汇流时间τ
3、用推理公式计算最大洪峰流量:
因计算出来的汇流时间τ值均大于1,说明前面选用的n用n2p以及计算出来的参数是符合汇流时间要求的,所以下面利用推理公式计算最大洪峰流量:
当P=5%时:
当P=0.5%时:
4、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总量:
–设计暴雨量
由于该水库集雨面积较小,造峰暴雨历时较短,强度集中,所以洪水过程线按单峰设计暴雨历时:
T<24小时,则设计暴雨量直接用下式计算:
当P=5%时,
当P=0.5%,
查《四川省水文手册》第五章5-7,四川省小流域暴雨径流关系综合表得相应设计暴雨下的径流系数:α1=0.91,α2=0.93
当P=5%时的洪水量总量:
当P=0.5%时的洪水总量:
三、调洪演算
(一)绘制洪水过程线:
洪水过程线概化成三角形过程线。三角形洪水过程线洪峰和流量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上式:Qp–设计洪峰流量(米3/秒)
Wp–设计洪水总量(米3)
T–设计洪水过程历时(秒)
t1–涨水历时(秒)
t2–退水历时(秒)
当P=5%时:T=2Wp/Qp=2×104.97/54.57=3.85(秒)
P=0.5%时:T=2Wp/Qp=2×159.14/91.26=3.49(秒)
在绘制洪水过程线时Qp应加上基流Q0,Q0计算采用经验公式:
洪峰位置由洪水的上游历时t1决定设: 当F=1~8平方公里,取γ=4
即:
由上两式得:
当P=5%时,t1=T/S=3.85/5=0.77秒,则t2=3.85-0.77=3.08秒
P=0.5%时,t1=T/S=3.49/5=0.70秒,则t2=3.43-0.70=2.79秒
(二)调洪演算
1、流量公式的建立。该水库的溢洪道属渠道式溢洪道,所以下泄流量公式应按渠道流量公式建立,按明渠均匀流计算:
现在已知:该渠道的进口宽度B=9.50米,渠道低坡降为1/928.6,现埝顶高程:210.81米。
上式中:W–过水断面面积(m2)
C–谢才系数( )
R–水力半径(m) x–湿周(m)
n–渠道糙率 取n=0.025
i–渠底坡降
2、绘制下泄流量埝顶高程以上库容V的曲线
溢洪道水位
(m) |
库容
(万方) |
溢洪水位以上库容(万方) |
溢洪水深
(m) |
下泄流量
(m3/s) |
库水位 |
210.81 |
48.00 |
0 |
0 |
0 |
210.81 |
211.30 |
52.40 |
4.40 |
0.49 |
3.56 |
211.33 |
211.80 |
56.80 |
8.80 |
0.99 |
10.81 |
211.87 |
212.30 |
61.80 |
13.80 |
1.49 |
20.21 |
212.40 |
212.80 |
65.00 |
17.00 |
1.99 |
31.36 |
212.95 |
213.81 |
73.5 |
25.5 |
3.0 |
54.60 |
214.00 |
214.81 |
84.00 |
36.00 |
4.00 |
83.66 |
215.00 |
计算:当溢洪道水位为211.30米,H溢=0.49米,B=9.50米,i=1/928.6,n=0.025
W=bn=9.5×0.49=4.655m2
X=b+2n=9.5+0.98=10.48m
以下以次推算:
上面推出了溢洪道中的水位,下面根据能量方程推求库水位。
取库水位断面为1-1断面,渠道水位为2-2断面,因距离较短,忽略沿程水头损失。对两断面取能量方程得:
上式中忽略沿程水头损失,且库中水位流速,取 2=1.1
以上面溢洪道水位为212.80米为例:
H2=1.99米,V2=Q/W=31.36/(9.5×1.99)=1.66(m/S)
所以库水位高程为:H水库=210.81+2.14=212.95米
根据上面计算的结果绘制下泄流量与库容曲线图。
从上面曲线中看出,当设计库水位达到212.95米的时候,溢洪道的下泄流量没有达到设计和校核要求,为达到设计和校核要求,只有加高坝高和整治溢洪道。从兴利调节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坝高,远远大于兴利调节所需要达到的坝高,并且现在大坝顶宽只有1.80米宽,坝内外坡较陡。为了达到设计和校核洪水标准,根据水库现有溢洪道条件属基岩开挖,地质条件较好等因素,拟定采用降低埝顶高程和加大溢洪道底坡降的整治方案。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投稿官网
[1]
·上一篇:我国医学校在教学督导机制方面的实践认识
·下一篇: 进行110KV变电站接地电网腐蚀问题的检查措施,电工技术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