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写作指导,发表文章,医学论文发表,教育职称论文,杂志期刊投稿,经济杂志,文学艺术期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

核心电力消费电子杂志青海省光伏发电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消费电子论文发表     人气:191     来源:http://www.qyqikan.com/web_show.asp?id=2097     标签: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及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光伏产业以其日益成熟的发展技术和逐步降低的发电成本,逐渐显现出其发展空间。09年2月《青海省太阳能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规划(2009-2015年)》中指出青海柴达木盆地年日照时数3200-3600小时,年总辐射量7000~8000MJ/m2,居全国第一高值区,在相同面积和容量下,光伏并网发电量比甘肃、宁夏多20%左右。加之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度低于1人/km2,不少荒漠靠近电力线路和负荷中心,并网条件优越。因此,青海在太阳能产业方面有着资源、地域、成本、产业和市场方面的优势。
1 青海光照资源和光伏发电现状

    青海太阳能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地区,全区面积30.2万km2,其中地势平缓且可用于太阳能发电的土地面积约9.96万km2,理论装机可达28亿kW,理论发电量达到51200亿kW·h,占青海省太阳能理论装机及发电量90%左右。但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日光投射率高,日照时间长,加之气候干燥、降雨量小,云层遮蔽率低,全年各地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可达5800MJ/m2~7400MJ/m2

图1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
图2  青海省光资源分布

     据青海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的数据,截至2013年8月,青海电网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达78家,全省并网光伏发电总量为188.8万千瓦,发电量12.74亿千瓦时,有68万千瓦光伏发电容量并入国家电网。截至2013年底,并入青海电网运行的光伏电站共134家,装机容量3578兆瓦,新能源装机容量比例已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15%。按照“一年一百万千瓦”,自2011年以来,青海连续三年启动实施了三个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群建设工程,到“十二五”末完全可实现40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规划,青海在新能源领域“领跑”全国。同时,为推进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近两年,国家电网先后完成青藏联网、青新联网、玉树联网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并完成了750千伏柴达木变扩建以及多座330千伏变电站等光伏并网配套工程建设,为光伏发电集中并网修建了“电力高速路”。此外,青海也探索新能源消纳途径,利用水电价格优势,将水电和光伏电量两种清洁能源“打捆”外送,并且实现了光伏电量的跨区消纳。
    2014年初,国家863计划首个“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重大项目落户黄河公司共和10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基地,2013年黄河公司曾在这里建设并并网投运全球最大的龙羊峡水光互补32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这将标志着光伏发电并网建设的新起点。
青海光伏发电面临的问题
    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大部分已经并网的光伏电站发电量远未达到满负荷标准,而且多数面临着电网支撑薄弱、调峰电源不足及企业间利益分配难以平衡等问题。
2.1“限出力瓶颈亟待解决
    光伏电站是一个一次性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工程,但随着后期维护和运营成本降低,加之国家优惠上网电价基础上,光伏发电企业收益稳定,没有经营风险。然而,几乎所有已经并网的光伏电站均被限量发电,而且电网企业允许大部分光伏电站的发电额度都在其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下,比如,黄河水电格尔木光伏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投产量最大的光伏电站,该电站2011年底一次性并网投产2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总投资30余亿元,但是只给5万千瓦的负荷,只占装机容量的1/4。目前,从光伏发电技术本身来说,已经不存在问题,但由于部分光伏发电企业的装置还不完备,不能确保满负荷出力,如果“限出力”的问题解决了,按照国家优惠上网电价结算,15年左右就可收回成本,而光伏电站运行周期是25年。
    电网企业首要考虑电网安全,光伏发电企业则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尽快满负荷投产,而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就需要国家对光伏电站建设、并网技术标准进行规范。
青海省光伏发电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消费电子杂志提供

[1]

·上一篇:浅谈电视出镜记者的表现作用环球市场信息导报论文发表
·下一篇: 中国当代医药文章探讨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使得下肢疼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