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译学研究的易学视角通用
作者: 人气:207 来源: 标签:
浅谈译学研究的易学视角通用
翻译研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翻译研究的理论意识已经觉醒,体现在在《中国翻译》、湖北教育出版社近推出的两套翻译研究丛书和《外国语》等杂志。这些书都对近几十年来,关于英美法苏的翻译理论进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评介,同时还做了进一步推出了国内学者自身对翻译理论的思考。翻译的学术研究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 Nature of Academy”。 在教师来方面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著名中青年学者。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学术怎么样才能突破世俗樊篱,真正修成正果?这是学术的人们值得所注目的问题。《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被奉为六经之首,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易经》就以其广大悉备,博大精深,深深影响着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作者从《易经》之“易”字的涵义与“翻译”二字的由来入手,比较了《易经》和翻译在概念上的相似性,指出它们之间的天然联系,并结合谭载喜教授的理论,分析了易经在五个方面对翻译学的借鉴意义,旨在说明《易经》中所阐发的思想对翻译研究同样具有启发与指导意义。
一、双语对比研究
由于长期的历史文化不一样,在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不一样的。在讨论翻译理论时片面强调"中国特色"或"自成体系"的提法,由于翻译时使用的语言文字都存在不同的特点,所以对于各国、各民族的翻译同志都表现出会有各自的一些特点,这些方面更多地是反映在翻译的实践层面,以及存在的部分地反映在应用性翻译理论上,而不是翻译的纯理论层面,同时也是因为我们担心这种提法很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从而拒绝甚至排斥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译学界先进的翻译理论;或是以"自成体系"作为一种借口,这样就会存在自大自满,于是把经验之谈人为地拔高成所谓的理论,以至于取代了理论上的探讨。如在特定的文艺作品认识中,把英文中的the Milky Way译成俄文,就是很方便的意思,这样的译文很简单没有起义,可是把它译成中文,就会使译者陷入一个进退都不是状况:假设如果进行还原英文译成"牛奶路"或"仙奶路",这样就会令读者感到困惑费解,假设吧这个句子译成"银河"或"天河",则又丧失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两种语言的各自的特点,假设上升到理论层面,那么这些都属于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双语对比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语言应用的心理机制、语言的变异和发展以及变异产生的条件、和语言思维的生成一个变化过程、以及语言的认知模式、语言的哲学根基等各种语言的认识,才能够做好对比的成果,这样的认识才能做好对翻译教学与双语教学也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目的。
二、《易经》和翻译中的易学视角
中国的语言是博大精深,经历了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文化深厚,《易经》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易经》中咸卦的心理学意义在于一种“普通心理学”的描述现象,是一种将意识的心理学和无意识的心理学结合了起来。荣格说过:“《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易经系辞》中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朱熹评注说:“无思、无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体。感通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动静亦如此。”(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这是荣格对《易经》的理解,以及其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荣格说,“任何一个象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可以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出发点。”“感应”译为英文的“touching by heart and response from heart”,对于汉字的感与应往往都有“心”为主体。这可与西方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原理相互比较,两者所揭示的是不同的心理层面,达到反映的是不同的心理学理想的目的。
通过从上面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的看见《易经》和翻译在概念上的相似性,指出它们之间的天然联系,我们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更能学习上的容易,更好的指导学术上的一种更好的进步效果。
[1]
·上一篇:水电工程移民综合监理的措施
·下一篇: 论计算机环境下网络教学的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