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世界里的开展研究
作者: 人气:810 来源: 标签:
摘要:发展问题教学法,成为教学方式最基本的要求,学习就是要不断的思考问题,在问题中成长,在问题中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的面对社会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探讨的是教育家杜威提出的“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化学教学 应用
学源于思,意思就是说学习要勤思考,才能把问题解决好,学而不思则罔,就说明学习不思考的问题。如何把问题解决好,更好的学习到东西,是每个学生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不知道如何思考,不知道怎么样学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上下足功夫,对存在的问题,要不断的激励学生去学习, 由问题引入,到问题归结,去观察,去实验, 问题解决成为科学发展对教育的呼唤方向。现在形成的问题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这些都是问题教学很好的方式,杜威认为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5个方面。收集一些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证据;困难或问题的发现;提出关于问题答案的假设;确定和限定问题;检验假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他把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模式搬进了课堂教学领域,已经完全改变了“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形式。
在课程改革中,人们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是单纯的口号,更多的是付诸实践,才能让人才成为有用的地方,近年来,国家强调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也更多的发展学生的能力,而“问题教学法”也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成为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泉,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展是势在必行。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过程中,本文将总结这些教学方式的特点,以供大家学习和交流使用。
(1)教师的问题提出。提出疑问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问题的提出不是随便的提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过程,这要求教师综合性能力比较强,教师应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素质,做到有问即答;要学会多方设问,在创设问题情景上把握提问的度,问题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并不是可直接回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同时注意不提千人一面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启发思考,引导学习。 “疑问”的方式很多种,一方面可以是根据教材内容提问,如“找出纳的几种氧化物及其转化关系”;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生活现象提问,如“预习课本,告诉老师咱们家里的铁锅为什么会生锈,铁锈是个什么东西,是什么颜色的”;或者布置一些简单的题目给学生做,如边做课后习题边复习。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障碍,带着障碍去学习教材,这样的学习结果会更有意义。
(2)教学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是一个多方面的的过程,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习知识,就必须向学生灌输知识,解决问题。这个方法做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好,有相反的效果,在知识灌输中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本学习,抽检几位学生的答案,灌输教材知识。若能有实验作为辅助,则更能形象生动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了解化学的神秘与趣味。针对以上提出的疑问,当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归纳或小结,指出正确的答案。要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或易错的认识,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教材知识是零散分布的,教学课件中给学生总结归纳知识规律,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点拨解题突破口有利于考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3)要不断引导学生的思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更多的给予学生有问题的意识,而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互间的讨论加深对知识的映像,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学会为自己的想法寻找论据,增长见识,发散思维。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意加入讨论,为学生提供思路,这样能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逐渐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中允许学生利用10分钟时间之间进行问题的讨论,的答案以让学生拓展思维,发现新问题,哪些会生锈?哪些不会?为什么?
其次做好练习,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的指导作用。这样可以是课后习题,也可以是同步学习指导书中的练习,或者是教师自行搜集的习题,题目不在多,贵在有针对性。为使学生成为“理解”和“发现”客观世界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在参与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具有探究心;在自主探究中分析、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更好的发现问题;“启发”认知冲突,大力发掘创造潜能;“点拔”问题的关键处,使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新问题, “引导”问题更好的定向,但学习贵在会总结方法技巧,学会举一反三,这就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后要反思总结。例如学生在做推断题的时候遇到障碍了,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教师指导时发现该学生一味使用“正向思维”,但使用“逆向思维”从后面往前面逆向推断即可快速解题。
总之,问题的提出,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过程,体现了一个教师的能力的大小,而对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体现的是学生的能力强弱,怎么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显得非常的重要,问题教学法应该是紧跟时代的步伐,从实际中找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想,去思考,才更能体现教学的伟大意义。
[1]
·上一篇:四川省2014年医学职称论文要求及科研要求
·下一篇: 台湾经济上北下南的经济差异化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