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发现灾难面前的感触
作者: 人气:272 来源: 标签:
灾难是一场洗礼,在它面前往往最能彰显生命的顽强与尊严,承受灾难就像一次浴火涅槃,每一个亲历它的人都经忍受了莫大的考验。那场千年一遇的重大自然灾害给我们留下了惨不忍睹的废墟、难以愈合的伤痛,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性、对各项社会机制的思考。是谁说过:“历史其实是一个混沌的流,照不到光的地方就会在黑暗中沉沦、永远的沉沦。”我们的思想要时时照亮那些不该被遗忘的记忆。
2009年4月20日,我跟随一位志愿者到四川省德阳市东汽小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纪录片拍摄,忠实的记录下了大部分所见所闻。这次短暂的旅途让我看到了震后一年四川的种种掠影:平静而忙碌的街道和人群;板房学校中的老师和孩子;重灾区汉旺镇的遗址;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报道震后一周年纪念活动的各家媒体;国内外的考察团、督导团……
迄今为止,我们把过多的镜头放在了灾难发生的时刻,这包括抗震救灾、包括一周年纪念,我们的镜头充斥着悲伤,我们甚至未曾想过这些泪水会打湿那些来自天堂的牵挂。亲历四川的这几天,我看到了许多镜头以外的东西,它们是对那次灾难带来的巨大命题的深度回答,是应该被永远记录的。
一个专业的成长
我所接触的志愿者与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支教的志愿者不同,他们更侧重于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向。他们借震后重建的契机,在四川广元、德阳的10所中小学开展了社会工作实践同时推进相关方面的研究,这是首次将生命教育等潜能开发类课程引进国内小学教育。在和志愿者聊天时我强烈的感到:将一个新兴专业根植于社会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是多么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一个过程。
比如我们记录下的志愿者给三四年级的孩子们上的一节名为“鸡蛋也有家”的生命教育课。每个小组发到一张纸和一个生鸡蛋,他们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让鸡蛋在纸的帮助下站立起来,以此来告诉孩子们融入集体、获得外部支持的重要性。志愿者们在不断的探索,不断地寻找将理论和一些程式化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帮助孩子们的有效方法。
“我们只有理论,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案例可循,我们每走一步都是在尝试”;
“经常会遇到失败的状况,比如设定的游戏与小孩的理解能力不符或者趣味性、可行性不够,我们只能不断改进,不断摸索”;
“我不希望自己能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不希望我给孩子们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希望他们回忆起这段经历觉得很快乐就足够了”;
志愿者每天接触着不同背景的孩子,有的孩子甚至来自单亲家庭或遭受着家庭暴力,这些负面因素对他们的性格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他们尝试着用更科学的方法去帮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他们需要更多的专业支持和社会支持。这种工作并不仅仅针对震后,更是社会工作在服务青少年方面的一次开拓性尝试。
不愿触及的伤痛
“孩子和老人是第一批走出灾区的人,他们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志愿者对我们说。的确,当越来越近的一周年纪念使那场灾难不得不被重提时,大人们表现了更多的沉痛,因为,他们面对了太多。
一年后,德阳的街头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那些重建家园、重拾希望的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但是,当出租车的无线电响起纪念“五·一二”的专题节目时,我遇到的所有司机都选择了换台。
每一支观察团莅临、每一笔资助项目到位的时候,校方都会陪同这些来访者参观现在已经是空城的汉旺遗址。
一年了,这里依然山明水秀。生机勃勃的河水穿城而过,岸旁却是坍塌的家园、是埋葬了亲人的废墟。葱郁茂密的树荫后是倾颓的居民楼,街头巷尾的屋檐下纳凉的藤椅还在,一个被挤压变形的窗口悬着一条红领巾和一只依稀可辨颜色的玩具熊。东汽中学锈迹斑斑的篮球架孤单的坚守着身边埋葬了二百多名孩子的废墟。每一次重回故地,已过中年的女校长都会难以自持的失声痛哭。
有些伤痕我们不能碰触、不敢提及,其实最好的怀念是无言;最好的祝福是幸福。因此不要再过多回忆那场可怕而残忍的灾难,让我们集中更多的力量去关注未来、关怀生者。
重建家园、重拾希望是一个艰难的自我修复过程,东汽小学的志愿者总是在寻找帮助老师们调整情绪和减压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他们不是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所以一切只停留于计划和美好的愿景。这里,需要更多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干预。灾难过去、救援队伍凯旋,但心理救助却依然任重而道远。
板房学校的故事
“地震中东汽小学创造了一个都没有少的奇迹,当老师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伤亡人员聚集的学校操场上来的时候,为了避免孩子们看到太多的血腥,他们被迅速撤离出现场”。经过两迁校址,这些孩子现在生活学习在德阳市青衣江路板房学校中。
“夏天快要到了,板房教室非常闷热,而且隔音效果很不好,孩子们特别容易浮躁并且互相影响,”志愿者们说。由于离暂住地较远,绝大部分孩子开始了“自力更生”的住宿生活。谈到住宿的感受,孩子们显得一如既往的开心“可以和同学们聊天”“很好玩”。
志愿者和校方协调,希望最大限度的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在我们到达前的一个星期,他们刚刚在学校的支持下组织了一场滑板比赛。据说当时盛况空前,不仅东汽小学全体师生自愿前去助威,就连东汽中学的许多学生都跑过来观看。在东汽小学的那段日子,我经常会看到吃过饭后滑着滑板去洗饭盒的孩子。
在他们的脸上你看不到任何忧愁与伤痛,从四川回来后我得知,不久他们就将搬入教学设施完善、条件优越的新校区。但是,这段生活在板房学校的日子必将成为他们的一段人生经历被永久的珍藏在心底。
我想应该有人用孩子的视角去记录下板房学校的所有生活。一切都不会再来了,身高、体重、模样、在水泥球场上滑滑板的感觉、在板房教室上课的感觉、受到许多外界关注的感觉、喜欢的社工哥哥、刚打完架就和好的同学……这些构成了他们童年的一部分,也构成了某段我们共同的记忆。
2009年5月12日,各大媒体聚集在德阳记录着每一场悼念死者的重大仪式。那天我在学校收到了志愿者传来的东汽小学纪念活动的视频,天空阴霾,国旗半降,没有什么特别的节目,只是单纯的缅怀和感恩,镜头里的所有孩子、全体老师都在低头饮泣。
真诚的希望悲伤的时刻过去吧,希望全社会切实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关心他们的心灵重建,愿死者安眠,祝生者安康!
[1]
·上一篇:庄生的诗意人生
·下一篇: 背篼的记忆,母亲之歌